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加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截至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其中,页岩气产量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
涪陵产量破11亿立方米 页岩气市场前景仍可期
12月11日,来自“2014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上的公开消息称,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突破10亿立方米成功开发,再次让重庆成为全国页岩气关注的焦点。
“目前,涪陵页岩气产量已经累计突破10亿立方米。明年的产能将达到50亿立方米/年,生产页岩气35亿方。”中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表示,截至11月30日,涪陵页岩气开钻149口,完钻120口,完成压裂试气49口,累计产气11.36亿立方米,销售10.88亿立方米。
2014年3月,中石化宣布涪陵页岩气田提前进入商业开发阶段,涪陵焦石坝成为中国第一个商业化页岩气田。如果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100亿方年产能建成规划能够顺利进行,在2017年建成年产能100亿方、实现年产量70亿方。重庆涪陵焦石坝有望建成国内首个百亿方级产能基地。
战略行动还须技术驱动
不难发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其中有7处提到了页岩气。对此,众多专家指出,页岩气潜力巨大,国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下一步要通过市场机制,充分体现“技术驱动”的作用。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中心由北美、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已经成为能源消费生产的第一大国,页岩气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按照“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
在未来二十年,化石能源仍将是中国能源的主体,但随着煤炭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日渐衰竭,能源市场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如何来弥补市场空缺?国土资源部油气处处长杨永刚指出,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将扭转这一局面,将保持能源产量的持续增长,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杨永刚介绍,我国页岩气储量巨大,占世界储量的20%。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相继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延长等地取得页岩气勘查开发方面的突破进展,获得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页岩气近8亿立方米。这些成果证实,页岩气资源的确具备能源价值和开发条件。
在技术层面上,我国的页岩气开采企业也在不断进行尝试,技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致密气和岩层气等方面的油气勘查开采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将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是诸如井工技术工艺等细节上的问题。”杨永刚说。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高德利表示,“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与美国当前产量相比仍有差距。他指出,客观上讲,我国目前确定的页岩气示范工程基本都处于山区,比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这加大了勘查开发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在技术装备上的突破明显不够。
技术突破受阻,也影响到了在第二轮页岩气区块投标中中标的企业。11月初,两家企业因未完成中标时承诺的勘查投入,而被国土资源部勒令缴纳违约金,此后还将面临核减区块面积的命运。“目前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某几个大型石油公司,在面上还没有完全扩展开。”杨永刚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市场竞争不足,活力不够,抵御勘查风险的能力较弱,也成为制约页岩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此,高德利指出,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推动页岩气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美国页岩气革命背后的技术突破角度出发,他总结出了“水平钻井 分段压裂 井工厂”模式,认为这是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核心。
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乃震表示,中石油将打造以“井工厂”技术为核心的“六化”作业模式,降低开采成本,缩短开采周期,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杨永刚认为,在页岩气开采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作用,“开放市场,盘活区块,激发活力,加强监管。”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社会资本进一步参与市场,提高区块的持有成本,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促使勘察投入不足、进展缓慢的区块退出,建立有进有退的区块管理制度。
前景堪忧?
油价持续下跌,对于成本高昂的非常规油气开发项目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国内,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此轮油价下跌是否会拖累页岩气的开发进度?
近日,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岳来群表示,75美元/桶左右的油价对国内页岩气投资影响不大。
以川渝地区为例,岳来群表示,该区域每口井的成本约为7000万—1亿元,相当于一口日产10万方的气井3年产量的门站(1.0—1.5元/方)销售收入。
具体到长宁-威远页岩气项目中,每口钻井开发成本约为5500万元人民币,含水平井平均1000米及压裂等成本。而涪陵焦石坝区块的开发成本更高,约为8300万元/井。
“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处于70—80美元以下,非常规油气将无利可图。”中石油政策研究室发展战略处处长唐延川认为,同时,油价持续下跌也会影响支持页岩气革命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页岩油气的资本支持,甚至可能导致该行业资金链断裂,从根本上威胁非常规油气的发展。
数据显示,美国目前页岩气的成本价约在每桶70到80美元之间,因此,面对OPEC维持产量的决定,美国的页岩油气开发商热情并没有削减。而对于国内的页岩气开发商来说,适应中等油价时代的到来,降低成本也是关键性问题之一。据悉,目前,国内有针对性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及地质综合研究模式正在逐步探索建立,水平井压裂最多可达到26段,水平井单井成本下降到5000万—7000万元人民币,钻井周期最短可达到46天。
一方面是国际油价的利空消息,另一方面,备受市场关注的页岩气第三轮招标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对此,岳来群表示,页岩气第三轮招标正在准备中,关键是矿权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一些资源好的区块都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
据悉,第三轮页岩气区块招标最快要到明年上半年进行。此前有消息称,相关部门对招标制度的修订正在研究当中。
在9月份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表示,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竞争出让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已初步形成了竞争出让方案、选定了竞争出让区块,待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将适时通过竞争方式向社会出让新的页岩气探矿权区块。
业内人士指出,第三轮招标迟迟难以出台的原因也在于此,前两轮区块勘探效果不理想,中标企业无法获得经济利益,而且还承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开发风险。
“优势区块矿权极难流转;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有吸引力的页岩气区块。”岳来群表示,页岩气的发展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对于管理者而言,关键是能否抛出有吸引力的区块;对于小企业而言,关键是要加强前期地质工作,指导后期投资,提高效益。
另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未来页岩气产量将年均增长5%,到2035年达到7450亿方。2011年页岩气产量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7%,到2035年将占到1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